中共十九大报告在有关港澳部分中明确指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可以这么认为,上述表述为香港今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担建设现代化国家重任并享伟大荣光,具体而清晰地勾画了路线图。香港社会应深入领会国家这个发展战略,及时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业、现代服务业、贸易物流业等方面的优势,主动与大湾区内的城市加强合作,找准香港在这些优势领域的定位,推动实现大湾区经济一体化。这样不仅可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更可以通过明确香港的优势行业定位,拓宽整体发展空间,壮大经济规模,从而解决香港内部一些单靠自身难以解决的经济瓶颈以及积重难返的民生问题。
香港自回归以来,已经走上了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香港经济转型遇到了举步维艰的困难,不仅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过去一直依赖的传统优势也在减弱,甚至出现被边缘化的危险。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站在战略高度指明了方向,就是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动粤港澳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从而让香港全面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这个清晰务实的发展策略,为香港今后的经济发展,勾画出光明灿烂的前景,指明了正确而便捷的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港澳及广东九个城市,总面积约5万6千平方公里,相当于50多个香港的总和,人口约有近6000万,拥有丰富的人才科研资源、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又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众多的优势和绝佳地理位置,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成为媲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外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并成为中国建设新时代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新经济增长带。这个宏伟的发展规划,将给予香港又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这个规划可以让香港经济发展的空间全面拓展到整个泛珠三角区,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包括具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业、与世界各地有密切联系通道的贸易和物流业、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具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资源、世界一流的高校教育及科研等等,这些都必将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大湾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香港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济规模和能量都可以更上一层楼。同时,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建成亦将为本港民生福祉带来更大的改善和提升,为广大市民的就业、生活、居住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全面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关键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广大社会人士纷纷呼吁:香港特区政府应立即行动起来,尽快与国家规划部门和广东省政府联系协商,争取国家政策更进一步的支持,明确香港在大湾区经济中的定位,使香港作为区内与世界连接的最主要通道,包括成为区内的国际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交通运输枢纽和国际贸易及物流中心、现代高等教育中心及科研中心、现代医疗康复中心、东西方文化创意交流中心等等。同时,社会大众也需要形成共识,各行各业都主动参与大湾区的发展,从中找到各自的商机以及新的发展空间。可以预料,香港未来的希望,就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地区,这片热土将是香港目前乃至未来一代奋斗和成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