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办张晓明主任发表《以制度自信推进有香港特色的普选》一文,全面、深刻地概括了香港普选行政长官具有自己的持色,即合宪性、民主性、正当性和稳健性,故大家应支持政改方案。而这些特色,乃建筑在我们对制度的自信: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普选制度不仅是香港历史上最民主的制度,而且是最合香港实际情况的制度,是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制度,是切实可行的好制度。这些精辟论述,廓清了近日对普选行政长官的各种谬论邪说。这对反对派议员要集体杯葛、威胁否决2017年普选,断绝民主去路,是当头棒喝。这使人想起去年7月18日林郑司长在报刊发表了《踏出落实普选的第一步》的专文,阐述了作为香港市民,应如何“有商有量”、“有根有据”地去聚焦普选,凝聚共识。她要大家以历史角度、宪制角度、法律角度和政治角度去审视今天的普选方案,与张晓明主任的论述和要求完全一致。
合宪性民主性
关于普选合宪性,张主任论述它所以重要,是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直辖于中央政府而非“独立”政治实体。国家根据宪法第三十一条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授权香港特区依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因而香港的政治体制设计和发展,就必须遵循全国人大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央在修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程序有明确而实质的角色。认清宪制角度,使我们明白了白皮书重申中央对香港有“全面管治权”原是宪制规定;明确了中央对香港普选有指导权、解释权和任命权;认识到以“占中”来威胁中央政府和香港人,提出违宪违法的“公民提名”和所谓“国际标准”偏离了国家的宪制原则。以宪制角度凝聚普选的共识,才不会走歪门邪道。
关于普选民主性,以历史角度回顾,香港能够实行民主普选的根和源,来自1990年颁布的基本法,而非《中英联合声明》。至于香港可以于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这时间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的决定。如果没有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的决定,我们现时讨论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根本没有任何基础。历史的真实,帮我们认清了香港普选原本是中央政府给的,是基本法规定的,因而帮我们认知了反对派所谓“真普选联盟”原来是贪天之功为己有的骗人和虚假。这样讨论普选才能正本清源,有了共同的认识和凝聚的基础。
正当性稳健性
关于普选正当性,乃因今次政改方案符合法律。没有法律便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已规定了香港普选行政长官应遵循的原则、步骤、程序和方法,并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然后由合资格500万选民普选产生。绕过“提名委员会”而编造“国际标准”,不具有正当性,会使政改走冤枉路难有成功。
关于普选稳健性,是从政治角度而论,真正的政治,应该是为社会谋取最大的长远和整体福祉。亚里斯多德在著名的《政治学》中提出“国家是最高社会团体,以最高的善为目的”;中央政府一再号召香港集中全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发展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故以“大我”为本的政治,才是真正的政治,也是社会看政改应有的眼光。
张晓明的“四性”完全符合“2017一定要得”政改方案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完全基于我们对国家制度和“一国两制”及基本法的坚信之上,才如此开放了香港史无前例的民主普选空间。张晓明的文章值得大家研读、咀嚼,为实现2017年民主普选凝聚共识,也盼反对派议员研读,并回归理性。(文/黄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