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伟大成就

[2009-06-17]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小康,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相对丰裕,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一、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富裕程度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获得了极大解放,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农业产品极大丰富,告别了农产品短缺的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7年的414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消费水平提高6.3倍,年均实际增长7.1%。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从1984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国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措施,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倍,年均增长7.2%。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又比上年增长8%,达到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4%。


         数据来源:《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2.15万亿元,而解放初期的1952年仅有8.6亿元。城镇居民拥有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从无到有,上升到2007年的2.3%。


           数据来源:《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建国6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人均消费支出大幅增长,消费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人均154元提高到2008年的人均11242.9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人均65元提高到2008年的人均3660.7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一)恩格尔系数下降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预示我国新一轮的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来到。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比1978年的57.5%下降19.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比1957年的65.7%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1983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60%以下,农村居民整体进入温饱生活阶段,到2000年又下降到50%以下,农村居民整体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数据来源:《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

  (二)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提高

  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升。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由1990年的11.12%上升到2007年的13.29%;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由1990年的2.01%上升到2007年的6.99%;交通通信支出比重由1990年的1.2%上升到2007年的13.58%。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交通和通信成为消费新亮点。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建国6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居民从改革初期的“吃——穿——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演变为目前的“吃——娱乐文教服务——穿——住——用——行”为重心的消费模式,以生存性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走向“生存——发展——享乐” 并重的消费模式。

  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1954年为基本生存型,消费次序依次是吃、穿、住、用品及其他。其中食品的比重高达69% ;衣着占 13%;居住占9%;用品及其他占9%。到1984年,以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 60%以下为标志,消费结构序列越过了一个质的界线,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跨入温饱阶段。吃、穿比重较大幅度下降,居住、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比重有较多增加。到1990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食品58.8%,居住17.3%,衣着7.8%。2000年,排在前三位的是:食品49.13%,居住15.47%,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11.18%,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序列的逐步优化升级,显示了农民精神生活的日益充实。2007年,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43.08%,居住17.8%,交通通讯10.19%,外出旅游成为农村居民新的消费项目,享受性消费支出增加。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四、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一)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膳食营养改善

  近几年居民食品消费的基本特征呈现出在家饮食支出比重下降,在外饮食支出比重提高的趋势;消费质量改善,肉、蛋、奶、水产品等消费量增多,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

  从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地点来看,在外用餐支出大幅增长,2006年人均在外用餐支出691元,比2002年增长67.3%,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18.2%上升到22.2%。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也由2002年的90元提高到2006年的164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0.6%提高到13.5%。

  从食品消费结构来看,城乡居民的粮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费量逐年下降,肉、蛋、奶、水产品等具有较高质量的消费量逐年增加,食品消费的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全面的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降到2007年的199.48千克,城镇居民由1978年的205.3千克降到2007年的77.6千克。从食用的营养角度看,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增加,营养结构有所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的消费量由1978年的5.2千克上升到2007年的13.37千克,蛋及其制品由1978年的0.8千克上升为2007年的4.72千克;城镇居民猪肉的消费量由1978年的13.7千克上升到2007年的18.21千克,鲜蛋由1978年的1.97千克上升为2007年的10.33千克。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主要食品消费量      单位:千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主要食品消费量            单位:千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二)现代化家庭设备用品成倍增长

  从耐用消费品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在城镇中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档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农村居民彩色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普及率也不断提高。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99.2台、30.2台和49.1台,而1985年仅为0.8台、0.06台和1.9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132.9台、93.6台和94.7台,而1981年仅为0.59台、0.22台和6.31台。城镇居民电脑普及率由1999年的5.9台/百户提高到2008年的59.3台/百户,家用汽车普及率由1999年的0.34辆/百户迅速上升,2007年为8.8辆/百户。

       数据来源: 《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8》
 


               数据来源: 《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三)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极大改善

   城乡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增加,住房条件极大改善。2007年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1.3平方米;2007年底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6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3.5平方米。居住条件的改善更为明显,截止1998年末,有68.3% 的城镇居民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74%的家庭居室内有厕所或浴室,72.6%的家庭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41.1%的家庭有可取暖的空调或暖气设备,63.8%的家庭安装了电话。38.1%的家庭住房有全部产权,23.9%的家庭住房有部分产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573.8元,比1978年的12元高出46.8倍。平均每户年末使用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增长2.9倍。人均住房面积上,2007年砖木结构和钢筋混泥土结构住房面积比重达到86.4%,比1981年的 48.6%提高37.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五、人口素质全面提高

  (一)国民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人口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建国60年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社会医疗水平的进步,我国人民健康状况极大改善。婴儿死亡率也由1982年的37.61‰降低到2006年的20.1‰,下降了17.6个千分点。1981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7.8岁,2005年提高到73岁,提高了5.2岁。其中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66.3岁提高到2005年的70.8岁,女性从69.3岁提高到75.3岁。我国人口预期寿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增加,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

  建国6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量增加,人口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1964年为416人,到2000年为3611人,同比增长7.68倍;高中和中专人口由1964年的1319人增加到11146人,同比增长7.45倍。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提升了整体劳动力素质。我国1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7年的8.4年,提高了3.1年。其中男性从6.5年提高到9年,提高了2.5年;女性从4.1年提高到7.8年,提高了3.7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六、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构筑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是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建国6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在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且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1亿人,比1989年增加1.44亿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亿人、1.16亿人、1.22亿人和7775万人,比1994年分别增加1.76亿人、3677万人、1.04亿人和6859万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医疗改革试点也在加快推进。截至2006年底,全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5374万人。2007年,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6.2%。低保等制度的实施使得低收入居民生活得到保障。2007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86万人。2007年2272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356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建国60年来,我国在缓解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农村居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整体解决了温饱。到2007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为147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2%,比1978年减少2.3亿多人。世界银行认为,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数据来源: 摘自《中国发展报告2008》



版权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 地址:香港干诺道西160号 |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66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