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工业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实力明显增强
(一)工业产值飞速增长,工业实力明显增强
在新中国成立后60年发展历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国工业保持了高速增长。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仅有34.8万家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企业资产总计4525亿元。在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过程中,工业规模不断壮大。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1995年突破1.54万亿元,2007年达到11.7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2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6%;2007年,33.7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达到35.3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77倍;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由1980年的5600万人124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7875万人,增长 4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工业领域形成庞大生产能力。主要工业产品走出了建国初期门类单一、产品奇缺、产量低下的窘境,取得了产品数量激增、产品结构优化的喜人成果。
(二)主要家电产品产量不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大幅提高。1978-2000年间,彩色电视机产量由3800台增长到9033.1万台,增长高达23770倍;家用洗衣机产量由400台增长到4231.2万台,增幅超过10万倍;家用电冰箱产量由2800台增长到4756.9万台,增长16988倍。在家电、手机、微型计算机等领域,我们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生产基地。
主要家电产品产量 单位:万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建材产品以及农用化肥的产量增长显著
水泥产量由1949年的66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14亿吨;1949年钢材产量仅为13万吨,截至2008年产量达到5.85亿吨;平板玻璃由1978年的1784万箱增长到2007年的53918万箱,增长29倍;农用氮、磷、钾化肥(折纯)生产量由1949年的6000吨增长到2008年的6012.7万吨,增长高达1万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随着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各项指标指数取得可喜的进步。1978到2007年间,单位工业产值能耗指标降幅明显,万元GDP综合能耗指标(能源生产总量/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7.2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07年的0.9吨标煤/万元,降幅达94.5%,年均下降9.3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工业企业管理能力不断改善,核心盈利能力得到加强,资本利用率以及周转次数节节攀升。1998-2007年间,大中型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三项描述工业企业经济绩效的主要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其中总资产贡献率在1998年仅为7.12%,到2007年升至13.97%,增长96.2%;资产负债率由1998年的63.74%降至2008年的57.26%;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由2.35%增至8.16%,增加2.5倍。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绩效指标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建国60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增强,对研发活动投入力度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显著,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一)企业办科技机构增多,科技活动投入力度加大
企业内部设置科研机构数目增多,机构内科技人员数量提升。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11847个,科技活动人员从2005年的167.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20.2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40.1万人,有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达8954个,占全部企业的24.7%。1995-2007年间,工业企业总体科技活动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活动人数不断增多,经费筹集渠道拓宽,融资规模上升。科技活动人员数从109.99万人增长至193.71万人,增幅为76%,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由39.89万人增加到123.87万人,增幅达到2.1倍;科技活动经费呈逐年递增趋势,从387.86亿元增至2007年的4013.03亿元,增加9.34倍,政府资金、企业自有资金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分别增长5.41倍、11.63倍、2.77倍。
数据来源:中国资讯行统计数据库
历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
资料来源:中国资讯行统计数据库
(二)工业企业R&D活动活跃
1995-2007年间,工业企业R&D活动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其中R&D活动人员折合成全时当量增加到858万人年;R&D经费内部支出逐年增长,2007年达2112.5亿元,是1995年的14.9倍,其中企业资金1996.9亿元,占R&D经费的94.5。
资料来源:中国资讯行统计数据库
(三)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大,利润提高
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投资力度加大,经费支出由1995年的161.14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02.58亿元,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到2007年新产品产值高达4.23万亿元,是2000年的5.3倍;新产品销售收入达4.05万亿元,是1995年绝对收入的14.55倍。
资料来源:中国资讯行统计数据库
(四)工业企业科研成果显著,拥有专利数增加
随着工业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科技成果日益显著,大中型工业企业申请专利数由2003年的31382项增长至2007年的95905项,增长2.1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由2003年的15409个增至2007年的43652个,增长1.83倍。
资料来源:中国资讯行统计数据库
四、能源等工业基础产业得到加强
(一)能源产能迅猛增长
建国60年来,能源产业基础地位得以巩固,产能迅猛增长,转化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新型能源产业备受关注,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大幅度地增加能源投入,以原油、原煤、天然气为主要代表的能源生产能力由弱变强,产量得到极大提升。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3.5亿吨标准煤,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外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在主要能源中,原煤产量达到25.26亿吨,原油1.86亿吨,发电量32815.5千瓦小时,分别比1994年增长78倍、1552倍和762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能源转换系数逐渐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中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逐渐提高。1983—2007年间,能源转换总效率、发电及电站供热、炼焦以及炼油的转换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效率由69.93提高到71.25,提高1.32个百分点;发电及电站供热转换系数由36.94提高到40.24,提高3.3个百分点;炼焦转换系数由91.18,提升到97.78,提高6.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六、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汽车、钢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起步较早,发展历程较长,产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新中国成立至今60年中,汽车及钢铁产业均取得了迅猛发展:1955年汽车产量仅有100辆,1971年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1992年超过100万辆,到2008年国产汽车已达到934.55万辆;钢材产量由1950年的37万吨,激增到2008年的5.8亿吨,增幅超过1500倍。特别是2000年以来,汽车、钢铁产业增速明显加快,2000-2008年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3%和19.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七、高技术产业飞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产业升级和IT产业革命的带动下,我国高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高速增长。1995年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各行业中排行第九,到1999年跃升为第一,此后连续九年稳居榜首,成为持续带动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的支柱产业。其他高技术制造业,如医药、生物制造、航空航天产业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形成较为完整的高技术产业体系。200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1.18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截至2007年高技术企业数达到21517个,从业人员达843万人,分别比1995年增长14.2%和88.2%。
主要年份高技术产业企业个数及从业人员数目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一)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人员不断增长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集聚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投入逐年增大。1998年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折合全时人员为7.1万人年,到2006年为18.9万人年,增长1.67倍,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技术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保持了17.29%的年平均增长率。
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人员折合成当时当量指标 单位:人年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活动资金投入力度大大加强
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资金投入力度大大加强。1998-2006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研发经费支出情况:1998年全行业合计为56.45亿元,2006年为456.44亿元,增长7.09倍。其中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讯、计算机及设备以及医疗设备行业分别增长5.88倍、3.73倍、6.96倍、15.24倍以及7.28倍。
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研发经费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三)国家级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数目大幅增加
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1984年设立初始至今数目不断增加,1984年设立的第一批开发区有14个,到1990年发展到27个,2006年增加到53个,至2008年为54个。
数据来源:国务院
(四)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1995-2007年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出逐年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按当年价计算的总产值由4098亿元增至50461亿元,增长11.3倍之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2007年比1995年分别增长11.7倍,12.5倍。
我国主要年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效益指标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