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以前,一些人在香港外国领事馆门前排队领取护照的场景,被媒体解读为所谓“香港大限”的注脚。1997年之后,大量当年的移民回流香港,让“香港已死”之类的悲观论调成为笑柄。
回归20年来,面对危机和困境,面对怀疑者的嘲讽和质疑,在中央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在特区政府带领下,香港社会各界勠力同心,奋发有为,对“一国两制”能否确保香港繁荣稳定这一历史性课题,交出了令世人惊艳的答卷,香港以新的姿态继续闪耀在世界舞台。
勠力同心 二十载谱写新辉煌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香港20年间经济发展可圈可点。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016年的2.49万亿港元,20年间增长82%,年均增长3.2%;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同期增长六成,超越日本和欧盟。财政储备从回归之初的3700亿港元增长到2016年的近1万亿港元,增长150%;外汇储备从928亿美元增长到3905亿,增长了3.2倍。
20年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三大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大强化。截至2016年底,香港证券市场总值约3万亿美元,排名亚洲第四、全球第七;首次公开募股额再次荣登全球首位,超过纽约、伦敦;人民币存款和存款证结余超过625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
截至2016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连续六年在美国卡托研究所《人类自由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一。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香港连续五年跻身全球十大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行列。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报中连续两年夺冠。
香港美国商会主席沃尔特·戴亚斯认为,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东西方之间的管道,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成功。
戴亚斯的观点也被纷至沓来的外国企业所印证。回归以来,香港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吸引着各类企业。截至2016年,母公司在海外的驻港企业总数增至7986家,其中有3700多家企业将地区总部设在香港。
成如容易却艰辛。香港的经济繁荣并非一帆风顺。1997年7月,特区政府刚刚成立就遭遇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和2008年又先后面对“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看来,逆境中砥砺前行、重焕生机,离不开香港自身的努力和中央政府关键时刻的大力支持。
“‘非典’的时候,很多人死亡,经济严重下滑。”董建华回忆道,“国家领导人问我有什么要求。只过了三四天,香港所需要的医疗物资和其他装备就运到了香港。因为有国家强大的后盾,我们处理危机容易了很多。”
回归20年来,香港依然是中国实际引进外资最大来源地,香港对内地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9100亿美元,占全部外资的52.1%。中央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2003年,中央与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同一年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为帮助香港经济复苏,特别是助力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枢纽,中央政府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批准试点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沪港通”和“深港通”,香港经济发展再添新活力。
积极有为 寻求经济格局新突破
2016年,一本香港大学教授写的书《香港怎么了?》引起香港有识之士的反思。该书作者王缉宪认为,虽然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发展的成绩单颇为亮丽,但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
楼价高企、产业单一、贫富悬殊……面对全球发达城市经济体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日益加剧的区域竞争和阴晴不定的全球经济形势,特区政府顺势而为,在国家支持下寻求产业格局的变革。
从提出发展科技资讯项目的数码港,到成立政府创新及科技局;从提出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到施政报告推动“再工业化”,回归以来历届特区政府积极引导经济多元化发展。行政长官梁振英提出,特区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变得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引导企业和社会的经济行为。
从港岛到九龙,特区政府主导兴建的多个大型工程同时进行。在西九龙填海区最南端一块面积约40公顷的土地上,集世界级文化、艺术展示及市民娱乐、消费为一体的西九文化区综合体,2013年破土动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将在这里落成。
香港青年联会主席吴杰庄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提升香港旅游品质,对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有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激励和培育更多年轻人在文化领域有更好的发展。
“香港什么时候才能有互联网移动支付?”面对香港青年的关切,特区政府不断审视过于依赖传统优势产业带来的发展瓶颈,确定未来将重点经营创新及科技产业。
回归后的第三年,特区政府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随后陆续出台“创科创投基金”“院校中游研发计划”“科技券计划”等举措,鼓励和协助香港企业提升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业务注入更多创新理念。截至目前,特区政府已投入超过180亿港元财政配套资金,“创新及科技基金”已经资助超过5800个项目。
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香港创科氛围日渐浓郁,吸引越来越多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在港落户。2015年,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在香港成立其在海外的首家分支机构“卡罗琳中国香港再生医学中心”。201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香港成立首个海外创新中心。
这两家世界顶级学府选择香港,绝非简单设立办事处或联络机构。卡罗琳中国香港再生医学中心将全球招募科学家,凭借其优势的干细胞技术,重点研究心脏、脊柱受损及帕金森症的治疗新方法。而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创新中心则将重点与珠三角合作,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
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于2015年11月正式成立,专责推动科技、资讯及产学研协同发展。酝酿多年的港科院当年底成立,成为香港推动基础科研的第一家民营机构。
港科院院长徐立之认为,香港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香港高等院校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创新活力充沛。另一方面,“一国两制”使香港保有自由、法治的环境,对于知识产权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都十分严格。
在国家支持下,香港近年来积极对接内地各省份,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格局和国家创新科技产业格局下努力寻找自身的新定位。
自2005年开始,香港六所大学陆续与国家科技部共建了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香港伙伴实验室。自2012年开始,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等六家机构先后被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2017年初,香港与深圳两地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两地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打造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创科平台。
改善民生 把握新机迎挑战
为了让更多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并同时改善自然环境,特区政府努力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据统计,本届特区政府2016至2017财年投入的民生福利开支较五年前已经增长了70%以上。
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情况类似,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香港社会的一大痼疾。居高不下的租金、房价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沉重负担,更让中低收入市民望楼兴叹。
为从根本上解决房屋问题,特区政府在2014年公布长远房屋策略,采取灵活变通和供应主导的策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多管齐下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未来三到四年,由政府兴建提供的公共房屋总量将比五年前增长50%。
回归以来,特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本地食品安全的管理,采取“从农场到餐桌”的策略检查食物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香港食品安全整体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9%以上。
香港成为全世界最长寿的地方之一。2016年,香港男性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3岁,女性达到87.3岁。
在位于启德发展区面向维多利亚港的岸边,香港首家专为儿童服务的医疗机构——香港儿童医院,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这家由特区政府投资130亿港元兴建的现代化、高科技医院2014年动工,将于2017年底竣工,2018年开始投入服务,是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合同金额最大的单体建筑。
负责承建的中国建筑国际负责人介绍,医院建成后将能够提供460多张床位,专门负责接收来自各个区医院转介的最严重、最复杂的患病儿童,不仅能够缓解地区医院的儿科压力,还将凭借强大的硬件设施和医师力量提升香港的儿科医疗、科研水平,更是广大香港重症儿童及家庭的福音。
特区政府宣布,未来10年将预留2000亿港元推动医院发展计划,兴建更多新医院并扩展医疗设施和服务,支持中医药的持续发展,兴建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服务和研发。
香港回归前,广大香港劳工一直缺乏退休保障。回归后的2000年,特区政府实施强制性公积金制度(强积金),为私营机构设定强制性供款计划,帮助雇员为退休生活储蓄。截至2016年底,强积金制度已经覆盖香港超过270万人,总资产净值超过6400亿港元。
为持续改善劳工福利,特区政府通过立法程序,修订劳工法例,制定带薪侍产假等措施;实施法定最低工资制度,不断提高雇员的收入,鼓励更多人投入到劳动力市场。得益于此,香港自回归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就业率,近五年来失业率保持在3.3%左右,基本实现全民就业。
2013年,特区政府以家庭平均月收入为标准,设立香港历史上第一条贫困线。在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看来,设定贫困线是政府首次以科学量化的方式检视社会贫困状况,引导政策制定和检查措施成效,体现政府解决贫困问题的坚定决心。
毋庸置疑,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今天依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如房屋供应跟不上旺盛的需求,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仍十分狭窄,人口老龄化步伐即将加快。
面对这些深层次矛盾以及日益加剧的区域竞争,即将于7月1日就职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林郑月娥表示,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首要任务仍将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新一届政府将在发展经济方面扮演更多的角色。
“香港的发展是在国家发展的大前提下找到自身经济新的增长点;过去是这样,未来也将是一样。我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在国家发展的大前提下,香港的前景将会非常好。”林郑月娥说。(记者 颜昊 牛琪 李凯)